1. 儿童看的书字体要字大行疏。
2. 正文排版每段首行必须空两格,特殊的版式作特殊处理。
3. 每行之首不能是句号、分号、逗号、顿号、冒号、感叹号、引号、括号、模量号以及矩阵号等的后半个。
4. 非成段落的行末必须与版口平齐,行末不能排引号、括号、模量号以及矩阵号等的前半个。
5. 双栏排的版面,如有通栏的图、表或公式时,则应以图、表或公式为界,其上方的左右两栏的文字应排齐,其下方的文字再从左栏到右栏接续排。在章、节或每篇文章结束时,左右两栏应平行。行数成奇数时,则右栏可比左栏少排一行字。
6. 在转行时,下列各项不能分拆:
①整个数码;
②连点(两字连点)、波折线;
③数码前后附加的符号(如95%,r30, -35℃,×100,~50)。
7. 中文序码后习惯用顿号(如“五、”)。阿拉伯数码后习惯用黑脚点(如“5.”),不要用顿点(“5、”)。
8. 外国人名译名的间隔号处于中文后时用中圆点,
如:弗•阿•左尔格;处于外文后时应用下脚点,
如:弗•A. 左尔格。当然,在全是外文的外国人名中自然要按照国际习惯用下脚点:F.A.Sorge。
9. 省略号在中文中用六个黑点“……”,在外文和公式中用三个黑点“…”来表示。
10. 文字或数字、符号之间的短线,应根据原稿的标注来确定短线的长短。
在没有标注的情况下。范围号用“一字线”(稿纸上占一格),例如54-94%,但也可用“~”。破折号用“两字线”,例如插语“机组——发电机和电动机”。连结号用“半字线”(稿纸上不占格,写在两字之间),例如章节码(§3-2),图表码(图6-4)。
11. 目录的排版要求
(1) 目录中一级标题顶格排(回行及标明缩格的例外);
(2) 目录常为通栏排,特殊的用双栏排;
(3) 除期刊外目录题上不冠书名;
(4) 篇、章、节名与页码之间(单篇论文集或期刊为篇名与作者名之间)加连点。如遇回行,行末留空三格(学报留空六格),行首应比上行文字退一格或二格;
(5) 目录中章节与页码或与作者名之间至少要有两个连点,否则应另起一行排。
(6) 非正文部分页码可用罗马数码,而正文部分一般均用阿拉伯数码。章、节、目如用不同大小字号排时,页码亦用不同大小字号排。
12. 页码、书眉的排版要求
(1) 页码:书页中的奇数页码叫单页码,偶数页码叫双页码。单双页在版式处理上的关系很大,详见后续有关章节。通常页码在版口居中或排在切口,一般在书页的下方,单页码放在靠版口的右边,双页码放在靠版口的左边。期刊的页码可放在书页上方靠版口的左右两边。辞典之类书籍的页码,可居中排在版口的上方或下方。封面、扉页和版权页等不排页码,也不占页码。篇章页、超版口的整页图或表、整面的图版说明及每章末的空白页也不排页码,但以暗码计算页码。
(2) 暗码:篇章页、整面的超版口(未超开本的)的图、表及章末的空白页等都用暗码计算页码。空白页的页码也叫“空码”。校对时暗码(包括空码)必须标明页码顺序。
(3) 书眉:横排页的书眉一般位于书页上方。单码页上的书眉排节名、双码页排章名或书名。校对中双单码有变动时,书眉亦应作相应的变动。未超过版口的插图、插表应排书眉,超过版口(不论横超、直超),则一律不排书眉。
13. 标点排版规则
(1) 全角式(又称全身式):在全篇文章中除了两个符号连在一起时,前一符号用对开外,所有符号都用全角。
(2) 开明式:凡表示一句结束的符号(如句号、问号、叹号、冒号等)用全角外,其它标点符号全部用对开。目前大多出版物用此法。
(3) 行末对开式:这种排法要求凡排在行末的标点符号都用对开,以保证行末版口都在一条直线上。
(4) 全部对开式:全部标点符号(破折号、省略号除外)都用对开版。这种排版多用于工具书。
(5) 竖排式:在竖排中标点一般为全身,排在字的中心或右上角。
(6) 自由式一些标点符号不遵循排版禁则,一般在国外比较普遍。标点符号的排法,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一种排版物的版面风格,因此,排版时应仔细了解出版单位的工艺要求。
目前标点符号排版规则主要有:
(1) 行首禁则(又称防止顶头点)在行首不允许出现句号、逗号、顿号、叹号、问号、冒号、后括号、后引号、后书名号。
(2) 行末禁则在行末不允许出现前引号、前括号、前书名号。
(3) 破折号“——”和省略号“……”不能从中间分开排在行首和行末。一般采用伸排法和缩排法来解决标点符号的排版禁则。伸排法是将一行中的标点符号加开些,伸出一个字排在下行的行首,避免行首出现禁排的标点符号;缩行法是将全角标点符号换成对开的,缩进一行位置,将行首禁排的标点符号排在上行行末。
正确标点排版
正确标点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