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本文章分享一下关于王静爱,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专业考研分享书的问题,都是我花很多的时间进行精心归纳整理的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专业考研分享
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专业考研分享?
一、考研择校
各位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2021年考研上岸北京师范大学的,我本科是在辽阳的一所普通二本读电子信息专业,因为学校的原因我的校招没有走到一个心仪的公司,但是当时考研已经来不及了,所以我是停顿了一年,从毕业之后的那一年开始才准备考研。对于我野桥来说,自身本科学校的原因给我的影响非常大,我认为更多好的公司和大企业偏向于去一些优秀的211和985招生,我的择校目标一直都是好的学校,专业是希望考一些偏冷门的,自己实力不能够和那些本科优秀的同学媲美,所以偏冷门的专业对我来说竞争可能更小。
院校介绍
北京师范大学校园总面积1048亩,2004年在校学生2万余人,其中本科生8300余人,研究生8800余人,长期留学生1500余人。现有教职工近3000人,其中正高职称的教师407人,副高职称的教师729人。学校现设19个学院(文学院、哲学与社会学院、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育学院、教育管理学院、心理学院、外国语言文学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汉语文化学院、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数学科学学院、信息科学。
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专业介绍:
1、概述:
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发展到一定阶段兴起的一门交叉性很强的学科,日益成为地理学的研究重点,是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是地理学的两个主要分支学科之一。
2、研究方向:
人文地理盯脊消学的研究方向主要有:
01区域发展与旅游规划
02区域发展与城乡规划
03城市发展与城市规划
04文化地理与区域规划
05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
70城乡规划与管理
培养目标:
要求毕业生掌握坚实宽广的人文地理学基础理论方法,具备坚实的地理学、规划学的专业基础和较高的外语水平,较为广博的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建筑与工程技术学知识;掌握综合分析与区域分析的能力和运用遥感和GIS技术的技能;了解国内外比较新的专业发展动态,并能积极借鉴其长处用于科研;成为从事城市与区域及相关领域的规划、设计、管理和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复合性专业人才。
二、考研政治复习经验
思想政治是考研的第一门,考试时间三个小时,包含的是马克思主义原理、毛泽东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中国史纲要、思想政治、时事政治。马克思主义原理是多选题里最难的,因为在多选题里会给你多个选项,但是马原一些理论又特别难理解,有的时候不能准确的把这个客观事实的现象和它的理论对应起来。学马原没有捷径,必须要自己认真看书,政治可以看肖大大《精讲精练》,每次看完厚书都有一种安全感,精讲精练内容全面观点正确,有很多简答题的问题直接按照书上的叙述写。除了看书我们也有致胜法宝,就是最后的肖四肖八。八套卷和四套卷上面有40道选择题,这些选择题里的每一个选项都涵盖了我们考研可能会涉及到的知识点,大题直接背四套卷的大题答案,也可以抄题干。
政治和英语最好都准备一本字帖,政治在考试的时候会给你一份答题纸,其实我们背的答案和最后肖四肖八的大题答案都非常的多,字迹对你的成绩影响很大。
三、考研英语复习经验
英语一考试时间三个小时,英语有大小两个作文,小作文十分钟答题五分钟列草稿,大作文十分钟列草稿二十分钟,写作文加一起应该是一个小时左右。我建议在考试之前一定要学会打草稿,我之前一直都是用阿迪体和衡水体写英语作文,提前写草稿避免勾抹字迹整洁清晰,给老师的印象也会加分。
我在考试模拟的时候一直都是先写作文,之后写阅读。考研英语阅读还是比较难,一定要打好基础,先背单词。《词汇的逻辑》这本书里用我们现在特别熟悉的数据网图和英语单词结合,把英语单词这种特别需要记忆的知识和理性的思维结合在一起,就例如媒体这个单词,可能会引申出来的其他意思和词语都会在同一章里展现。
背诵起来更给人一种条理清晰的感觉,也没有冗杂的词汇书那么让你心烦。英语阅读我都是给自己规定15分钟必须完成一份,最开始50分钟写完一份阅读,最后正确率只有百分之十,挫败感特别强。可以听听别人的学习方法,或者看看经验,效果还是蛮好的,一些特别基础的题,还有怎么找答案都可以学。就像每个句子的中心主旨一般出现在段首,每段的段首句结合在一起,可能就是文章的中心。有方法的做题比胡乱做题好100倍,而且速度和成功率都提升很快。
四、高等数学B复习经验
高等数学和平时考研数学不一样,考研数学要考高等数学凯知线性代数和概率论。但是高等数学b就学一科。我们考的内容少,所以深度会更深一些。数学是考研中的一个难点,我复习的比较早,从一月份开始进行第一轮复习。第一轮主要是看知识点和教材,先从书上了解高数的内容,然后看讲解资料清楚重难点是什么。这个部分很重要,先对数学有个初识的了解,明白高等数学和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交叉点很少,从新的角度去对待数学,从认真的角度去看待考研。不仅要看教材,教材后面的习题例题也是考研中会涉及到的重点。因为考研老师也是普通高校的一些高数老师,他们平时教的教材就是我们考研复习的老师,是不会凭空出题的,他们会寻找重要的一些题型把它扩展。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才是考研数学的真正目的,第一遍做书后面的题有一些吃力,而且几乎一道积分题就要算一个小时,这个时候我们可以从答案入手,适当的看看答案,发现答案和我们的思路有什么差别。下次把这个过程记住把答案背下来,应用到我们自己身上,第二轮复习就是验证你的学习成果,或者说是验证你的背诵成果。把你在教材上学到的东西放在你要做的练习册上,把习题册上的题分类做先做基础的和强化的,最后第三轮复习我们再做冲刺的题,给自己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五、人文地理学理论与方法复习经验
人文地理学
根据目标院校真题进行大致勾画,从而把握考察重难点,其次,通过全书复习,画思维导图的方式把握参考书的逻辑,进行每天记忆背诵。
这门课的背诵也是有技巧的 可以根据总结的章节重点来进行 有些内容晦涩难懂 在背诵的过程中可以边想边理解边背诵 也可以根据书籍的章节内容来进行背诵 最简单也是最不太保险的就是背诵真题 真题的价值真的无可比拟 背诵真题的答案是一件让人开心的事情(有些真题会隔一年出现一次)弊端就是不全面 书上的内容真题根本无法全面涵盖 我就按照最笨的办法 先背书籍 在背重点章节 最后背诵真题。
我是6月份开始了对人文地理学这门课程的书籍背诵,假期也没有回家,留校复习备考,到8月份的时候就已经过了一遍,都有点佩服我自己(一遍过后 基本没印象);9月-10月又过了一遍(这一遍 有点懵懂 期间我都在怀疑自己真的背过一遍吗?什么也记不住 但是这个时候千万别放弃!继续背),期间还穿插背诵重点必备知识;12月份开始背诵真题答案(这个时间点 书籍已经过了5-6遍 对书中的知识基本都是轻车熟路 说一个题写上答案完全不是问题) 到了后期每天晚上睡在床上闭上眼脑子里都是人文地理学的知识点,这时候你可以按章节把每个章节的重点回忆一遍,有问题的地方第二天早上背的时候重点记一下,这个方法对加深记忆非常有效,大家可以试一下!真的庆幸自己背诵了真题(真题重复率真的很高)和总结出了重点知识必备,反复背诵自己整理的重点和真题,考试时,几乎所有的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都应付自如,因为我都背过。云师大的人文地理学总体来讲,出题不偏不怪,而且每年有可能会有重复考过的题,只要踏实背了,分就稳了。
中国地理学
全书的系统复习是一个重大工程,因为书厚知识多。我有幸得到一位学长的帮助(当年初试复试专业第一),根据他给的《中国地理复习重点必看》和《中国地理复习重点必背》和他总结的《专业课出题规律》,对文中的知识进行标记,然后开始背诵,效率高,避免了盲目背诵和浪费时间,而且背诵起来特别容易。我是从5月开始复习背诵的,在初试考试之前,毫不夸张的说我已经过了5遍(别忘了,每章的课后题也要背诵哦 会出题哒)
真题复习
研究真题,你会发现其实中国地理从2013年考到现在,出的题目重复率很低,但是并不意味着考过的真题都不考了!!!!!毕竟从2013年换了新参考书以来,能出的题目基本已经出过了。所以这造成了那些偏冷的题,书上不起眼的地方,也有可能会出题。所以还是要全面复习,但是该舍弃的就舍弃,比如那些不曾出过题目的章节,作为课外阅读即可。真题背诵的时间一般我安排在12月-考试前这一段时间,反复背诵。值得幸运的是我背诵的真题答案在考试时用到了,除了题目问法变化以外,答案基本一样(还是一个30分的大论述题哦)
所以,一定要把真题答案背熟,一般就没问题了。
②复习建议
人文地理学:
根据目标院校真题进行大致勾画,从而把握考察重难点,其次,通过全书复习,画思维导图的方式把握参考书的逻辑,进行每天记忆背诵。
《人文地理学》,赵荣
《中国地理教程》,王静爱
其他建议
①信息收集渠道
通过官网查阅目标院校参考书,真题主要联系直系学姐学长进行收集
②心态调节
多背多记多复习
③方法总结
根据目标院校真题在参考书中进行勾画,明确目标院校考察重点和热点,然后阅读参考书把握总体逻辑,按照逻辑进行背诵理解。
六、复试准备
北京师范大学的复试可谓是浪里淘沙,一般会叫很多人进行复试,真正上岸的往往是成绩高,复试表现优秀。另外每年也会推免很多人,我们今天采用的是远程复试,每个人先进行七分钟的自我介绍,最开始我以为我们只需要做3到5分钟,没想到时间这么长,所以这七分钟我一定要介绍自己的比赛经历和科研能力。在做介绍的时候做到底气十足,之后就是老师提问,所以不要给自己挖坑,不要说自己特别擅长什么什么,如果老师针对于这个问题继续问下去,回答出了老师不满意的答案,那淘汰的几率非常大。初试高只是你进入北京师范大学复试的一个机会,但是并不像其它的学校一样会保住你,高分刷人的情况在北京师范大学经常出现。
备考技巧
1. 制定合理的考研备考时间安排
考生备考时间长达半年乃至一年,合理的时间安排可以使考研事半功倍,反之则可能是事倍功半。每个考生的实际情况有所不同,考生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考研备考时间安排,做到量体裁衣、循序渐进。
2. 找到做题技巧
一般而言,考生在考研备考时期要开始做大量的习题,为什么要做题?做题的目的是什么?很多考生搞不清楚。做题的目的是研究题目的规律,总结、掌握答题方法,在不断的学习实践过程中,形成自己的一整套方法。只有掌握了方法才能灵活应对各种问题。一味地追求做题的数量,而没有把一道题深入的挖掘、体会其精华,就很难有长足的进步。所谓“百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考研做题正是在精不在多。
主要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文章或著作等写作过程中参考过的文献。
因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各刊不尽相同,投稿前作者应注意杂志稿约的有关规定,至少得先看看有关期刊发表的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如何标注的,以了解有关期刊的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以免出错。许多作者投递的稿件书写格式包括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芹答与杂志所要求的不同。
坦率地讲,编辑和审稿专家也是人,工作中多少也有感情因素。如果拿到手中的是一篇书写格式不合要求的文章,别的暂且不论,就书写格式不规范这一条,就足以给编辑留下不好的印象,甚至让编辑做出退稿的决定。
就算最后没有被退稿,此类稿件较书写格式规范的稿件被录用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其实作者犯的是一个很低级的错误,让编辑很自然地联想到,该作者不太尊重期刊,还有慎首吵期刊的编辑以及审稿专家。
因此,作者在投稿前一定要注意期刊参考文献的著录方式,以免产生不必要的负面影响。其实,并不复杂,宽侍只要稍稍留意即可。
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
浙江也有震感为何地震浙江会有震感呢
首先,以1998年版《中国自然地理图集》中的《中国地震带分布图》为蓝本。其次,给出了《中国城市近源地震等效震级分类图》,数据来源于《中国城市地震灾害危世逗滑险度评价》(作者: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徐伟、王静爱、史培军、周俊华)。在研究中,上述学者参照国际惯例,把以城市为中心、30公里为半径的范围内发生的地震定义为城市近源地震。另外,据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邓起东等发表的《中国活指弯动构造与地震活动》一文中,迄今为止,有记载以来的8级巨大地震发生地。
地震来了!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震中位于龙门山构造带中央断裂带,这条断裂带又属于南北地震带。地震带,这个原本还颇显遥远的词,迅速走进我们的视线中心。打开《中国 地震带分布图》你会看到一条条地震带就像一道道阴影重重地投在中国大地上。你故乡的小城也许正位于某条地震带上,你工作的城市下也许正隐藏着几个活断层,而你正在按揭付款的新房也许恰好坐落于一条断裂的边上地震与中国人的距离,并非那般遥远。
中国以占世界7%的国土承受了全球33%的大陆强震,是大陆强震最多的国家
“中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如果这句话不是出自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的韩竹君研究员之口,我会觉得这是个天大的谎言。
“不是日本吗?”我脱口而出。
“当然,更准确的说法是:中国和日本一样,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
他给出了这样一组数据:20世纪以来,中国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近800次,遍布除贵州、浙江两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外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死于地震的人数达55万之多,占同期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53%。中国人常为“我们用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而自豪,却很少有人知道中国这7%的国土上也承受了全球33%的大陆强震,是世界上大陆强震最多的国家。而中国人抗震意识的薄弱,是我国和日本最大的区别。
以地质学家的专业眼光来看,这却是毫不意外:地震是与一定的地震构造相联系的。在中国,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搜腊、菲律宾海板块与欧亚板块相互作用,再加上欧亚板块深部地球动力作用的影响,巨大的晚第四纪活动断裂十分发育,而这些断裂又正是大地震的温床。有历史记载以来,中国大陆几乎所有的8级和80-90%的7级以上的强震都发生在这些断裂的边上。
请问北京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专业所学的基础课和专业课分别是一些什么课程
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任课教师 学分 学时 上课学期
学位基础课(12分) 英消姿语 English 2 1
政治拿搏绝理论 (含教师职业道德教育) Theory of Politics 2 1
教育学原理 Principal of Pedagogy Chinese Philosophy 2 1
课程与教学论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2 1
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 Research Methods in Basic Education 2 1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Adolescent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 2 1
专业必修课(14学分) 地理课程与教学论 Studies on Geographical Curriculum 王 民 3 54 1
现代地理教育技术 Multimedia Teaching Technology for Geography 朱 良 3 54 1
地理教学方法前沿专题 The Forefront of Geography Teaching Methods 王静爱 2 36 1
地理学基本问题: 人文地理学 Fundamental Topics of Geography:Human Geography 葛岳静 2 36 1
地理学基本问题: 自然地理学 Fundamental Topics of Geography: Physical Geography 方修琦 2 36 2
地理学基本问题: 区域地理 Fundamental Topics of Geography: Regional Geography 王静爱 苏筠 2 36 2
专业选修课(6学分) 高等自然地理学 Advanced Physical Geography 邱维理 3 54 1
区域自然条件评价 Assessment on Regional Natural Factors 王静爱 3 54 1
地球系统与全球变化 Earth System and Global Change 方修琦 叶瑜 3 54 1
区域分析与规划研究 Regional Analysis and Planning 吴殿廷 3 54 1
GIS理论与实践 Principle and Practice of GIS 刘慧平 3 54 1
地理学基本问题: 地理信息技术与应用 Fundamental Topics of Geography: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朱银腊忠礼 2 36 2
人文地理学前沿专题 The Forefront of Human Geography Topics 宋金平 2 36 2
高等经济地理学 Advanced Economic Geography 梁进社 3 54 2
资源与环境遥感 Remote Sensing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孙睿 3 54 2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 Theory and Practice of Environment Education and ESD 王 民 蔚东英 3 54 2
实践教学(8学分) 由导师负责联系安排实践教学活动。
东北师范大学的教育学怎么样需要看什么参考书
文都比邻为您解答,
东北师范大学630教育综合参考书目如下:
《中国教育史》(第三版) 孙培青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外国教育史》 张斌贤 教育科学出版社
《外国教育史》 王凌皓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当代教育心理学》 陈琦、刘儒德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教育原理》 柳海民 东北师大出版社
《教育学》 王道俊、郭文安 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育心理学》 路海东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 裴娣娜 安徽教育出版社
《教育研究的原理与方法》杨小微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新编中国教育史》 曲铁华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现代教育论》 黄济、王策三 人民教育出版社
333教育综合参考书磨者目知衡:
1、教育学原理
《教育学》 王道俊、郭文安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年
《教育学教程》 司晓宏、张立昌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年
2、中国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 孙培青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年
《简明中国教育史》 王炳照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
3、外国教育史
《外国教育史》 张斌贤、王晨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8年
4、教育心理学
《当代教育心理学》 陈琦、刘儒德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年
《瞎猛薯教育心理学》 张大均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年
以上给大家整理的内容就这么多了,都是去围绕着王静爱 主要参考文献格式怎么写,这一个问题去写相关的答案,本文分享结束。